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 孔德立:钱穆的中国文化观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人类文化演变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纵向的历史发展中,表现为绵延不绝、从未中断的特征;在横向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入世情怀与宽厚包容的精神。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 陈玉栋:《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章解析

      摘要:学界对《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章理解历来存在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关键字解读,二是对章节所表达的意蕴,三是本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从对文中关键字的分析入手,科学...

  • “黑”“白”之间:中国哲学的底色

    黑色与白色是至简至纯、相反相成的两种颜色,黑夜与白天的交替,很容易让人类感受到这一点。对于人类来说,黑夜与白天的交替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无论是仰望天空还是星空都会引发他们的无限思索,而这一无限思索是哲学的重要源泉。黑色与白色不仅至简至纯,而...

  • 韩星: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视域下的个体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必然要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而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也必然要研究儒学的现代化问题。  一、儒家是一种集体主义吗?  学界和社会上流行的看法是,现代社会要建基...

  • 国承彦: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全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中贡献儒学中心力量

      11月2日至3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参加会议,并在分组讨论时作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前不久,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和系统阐述了...

  • 梁涛:实行仁政,就可以天下无敌

    一  孟子离开滕国后,“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滕文公下》),带着弟子浩浩荡荡前往魏国。由于在滕国推行仁政,又被滕文公拜为导师,此时的孟子已非当年可比,连弟子都怀疑如此排场是否有点过分。孟子却不这样认为,要想推行仁政、王道,...

  • 丁为祥:今古本《大学》之不同时代与不同的关怀侧重——《大学》精读导言之四

      宋明理学关于《大学》今古本的分歧,虽然集中表现在朱子学与阳明学之间,但其之所以形成分歧,又是由《大学》形成之不同时代与研究者之不同的关注侧重所决定的。因而,要弄清这一分歧的原委,也就必须从主张今本《大学》与主张古本《大学》之一种可以共同认可的基本...

  • 翟奎凤:先秦两汉“持满”思想与修身为政之道

    摘要:“持满”或“持盈”是先秦诸子普遍关注的人生修养问题。战国、秦汉的多种文献均载有孔子由观周庙(或鲁庙)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而兴叹“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进而阐发出谦卑恭谨、自损而益的人生持满之道。西...

  • 杨泽波:仁性是否透彻与智性是否必需——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鹅湖之会争议焦点的分析

    摘要:鹅湖之会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争论中,象山主张“悟得本心”,其学理基础在仁性,朱子重视“读书讲论”,其学理基础在智性。双方所论各有根基,但也各有所失:朱子之失在于不了解仁性的思维方式是直觉,也无力真正讲清学习认知在成德...

  • 曾振宇: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摘 要:孔子之“仁”具有不可言说性。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是接近本体的有效路径。仁内在于人性,具有先在性,仁是人之所以...

  • 丁四新:孟子哲学是对子思子哲学的深化与发展——兼论子思子哲学及“慎独”与孔子的关系

    摘 要:子思子哲学是先秦儒家哲学的重要阶段。竹书《五行》以成德为主题,并在德之行的基础上子思子区分了“五行和”与“四行和”的两种道德境界,指明“为一”“慎独”是君子“为德”“为善&rdq...

  • 陈先达:哲学与答案

      据说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只有问题,尤其是没有唯一的答案。因此,哲学是永远的提问;有答案的是科学,无答案的是哲学。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如果此说成立,哲学就无是非对错,可以信口胡言。这样的哲学还有什么意义?  以著名的王阳明南镇观花为例。如果我们问,你不...

  • 任文利:如何理解《中庸》的“君子素其位而行”

    “君子素其位而行”,出自儒家经典《中庸》,向来为人所习诵。然而,关于此句的理解,学者多将其与“君子思不出其位”相联系而加以解释。诚然,二者之间有一定关联,但言说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混同而言则容易错过《中庸》此语的核心内涵,笔者尝试论...

  • 赵金刚:恻隐与亲亲——仁孝何以一本?

    摘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而孝则是“为仁之本”。但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却会发现“仁”与“孝”之间的张力:仁更具备普遍性内涵,孝则更强调血缘性。但如果从生生和万物一体的角度入手,重新审视仁孝关系,就会发现,仁孝之间并不截...

  • 余一泓:论马一浮儒学思想之形成

    摘要:基于报章文字、书信和未刊作品,此文分成三个部分,对现代儒者马一浮(1883-1967)学思的形成做了思想史重构。在20世纪初的十余年中,马氏热心批评时政、讨论良政之理,但强烈的道德意识又使得他决意远离恶浊的现实政治。随后的二十年中,马氏致力研究了作为出世...

  • 蔡祥元:中西哲学的始点与道路之辨——从丁耘和吴飞的论争说起

    摘要:丁耘和吴飞从生育与制作现象的区别入手,对中西哲理的思想关系展开了讨论。他们的论争涉及中西哲学的始点与道路两个方面。吴飞对始点的差异把握更为准确,丁耘则对道路的差别感受更深。但无论始点还是道路,双方的论述都有不少不尽意之处,尤其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 李素英:仁者何以不忧

      在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构成中,仁是一个根本因素,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之道中,仁具有优先地位。那么,仁者为何能够达至“不忧”的心理状态呢? 内省不疚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不解...

  • 吴耀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脉”

      文脉,原义指文章的脉络,引申为文化的根脉和血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基因、精神命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脉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着...

  • 钮则圳:孟子性善论的汉代回响

    摘 要:两汉诸子对孟子性善论多有讨论与阐发。韩婴汲取了孟子以仁义礼智为人之本性的思想,又主张通过圣王教化实现后天发展,体现出在荀学影响下对孟子性善论的择取。董仲舒认为孟子性善论只限于区分人禽,描述的是善的底限,而他追求圣王通过教化所期许的秩序之善,...

  • 儒家经典的人本性与历史性特质

      就经典的根本性质而言,世界各大文明的原初典籍一般都是宗教的圣典,因而具有信仰的唯一性,其解经活动也大多是和宗教性的事务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解经学即是其教法学或者经院哲学。而儒家经典并非神创,这和宗教圣典的起源大不相同,所以围绕着“六经&...

  • 杨国荣:经学的历史形态与现代走向

      一  如何理解经学?这是一个依然需要思考的问题。历史地看,经学的建制化形态形成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其更早形态则是以《诗》《书》《礼》《易》《春秋》等作为“文本”的经典之学。在汉以前,这些文本已存在,但并未取得建制化经学的形态。从背景看...

  • 《论语》中“色”应理解为“形色”

      “色”是《论语》的一个重要论题,出现次数达21次。从《学而》篇的“贤贤易色”,到《子罕》和《卫灵公》篇重复出现的“好德如好色”,再到《季氏》篇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历代不少注家...

  • 陈波:哲学——知识还是智慧?

    摘要:“哲学:知识还是智慧?”这种提问方式似乎隐含的是一种不兼容的选择。实际上,哲学可以把知识和智慧这两者兼而得之,且必须兼而得之。哲学历来被视作“爱智慧”之学,它当然追求智慧。智慧包含四个要素:良善的动机、广博的知识、审慎的判断...

  • 陈来:宋代理学概说

    摘要:宋代理学不应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没落的意识形态或中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观念体现,而是摆脱了中世纪精神的、亚近代的文艺复兴和文化表现。它是配合了社会变迁的亚近代化而产生的整个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应在“亚近代化”范畴下得到积极的肯定与理解...

  • 安乐哲 董耀民:重思关系构成的“成人”的主体性

    摘 要 :在古希腊本体论思维中,鉴于每个人的自足性已然得到其形式因和目的因(eidos and telos)的保障,那么对其作为“人”(human “being”)的自我认同来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则仅仅是第二序的、偶然的、伴生的。这种范畴思维意味着,你要么...

  • 郭萍:儒法邦交思想及其时代性省察 —— 基于春秋齐鲁会盟的分析

    摘要:儒法思想对于传统中国内政外交的主导性影响,早在春秋诸侯的会盟邦交中就有突出的体现。会盟邦交以盟誓于神为保障,而疏于确立制度机制,因而“屡盟”不鲜。这正与儒法主导的传统邦交策略直接相关。通过齐鲁会盟的实例可知,奉行儒家思想的鲁国以施恩为...

  • 王齐洲:“君子儒”的性格特质与为学进路

    儒的起源甚早,前贤认识各有不同。而创立儒学,培养儒生,进而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方向,则肇始于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孔子私人办学,招生授徒,要求学生儒服委质,服膺儒教,“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 刘 奎 陈晓霞:孟子“三辩”的义理结构及人文意蕴———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考察

    摘要:“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

  • 孙正聿:哲学的追求

    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的“哲学”,与其他的学科或专业是“大不相同”的。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哲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都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用我的导师高清海先生的话说,哲学与科学的根本区...

  • 王学典:统一性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

  • 詹世友:孟子道德学说的美德伦理特征及其现代省思

    摘 要:孟子的道德思想走的是纯粹内向证求之路,从人的内心亲证善端,并以推扩内在善端的方式来涵养美德,而不是把规范作为前提,充分体现了以行为主体的道德品质作为思考重心的美德伦理学特征。孟子的美德伦理思想是成体系的,并且其理论内部是自洽的,对我们当代美德...

  • 王杰: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脉络

    中国传统哲学历经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每个发展阶段各有自己不同的鲜明的思想特征。先秦子学。先秦时期,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思想学说、学术流派纷纷登场,涌现出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

  • 易冬冬:儒家礼乐的新开展——贺麟的礼乐观

    摘 要:传统礼乐文明在近现代呈现为解体与重构的双重变奏。就对礼乐的现代性诠释而言,贺麟集民国学人之大成,强调礼的宗教性、道德性与艺术性的合一:一方面主张吸收耶教的精神以充实礼教的宗教性,这是对孔教派将礼宗教化的继承与超越;另一方面将康德在知识论中的先...

  • 李承贵:儒家“全自生”观念及其意蕴

    摘 要:儒家认为,大凡生命所以成为生命,是因为生命物具有了成为生命的“所以然”,当这种“所以然”经由长期酝酿至成熟为生命时,生命宣告诞生。由于生命所以为生命乃其“所以然”的矛盾分化与互动使然,所以是“自生”,即“...

  • 王楷:礼及身而修 :荀子的礼的个体修养之维

    摘要:通常的荀子礼学研究往往取径于宏观的政治哲学的视角,关注的是荀子的礼作为社会治理的典章制度的功能和价值。作为一种道德哲学本位的研究,也可取径于一种微观的行为者个体的视角,着重于对荀子的礼的个体修养维度的探讨。基于儒家伦理共同体的社会观,即使在作为典章...

398条 5/12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