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专题栏目
专题栏目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严密完整的自主知识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更深厚的历史根基、更丰富的文明底蕴。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详细]

  • 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详细]

  •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博大精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丰富和发[详细]

  • 返本开新与文明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是“中华民族”的,又要是“现代”的。返本开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互鉴、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进而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详细]

  • 美美与共 交流互鉴 共绘人类文明新画卷

    第78届联合国大会7日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详细]

  • 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成效由谁评价等根本性问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详细]

  •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详细]

  • 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详细]

  •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山东文脉绵长、底蕴深厚。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文化“两创”工作始终十分关心、寄予厚望。5月22日至24日,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深入日照、济南等地进行调研,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详细]

  • 把纪律学习作为必修课常修课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高党纪学习教育质效,很重要的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其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详细]

  • 定好位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山东、关怀山东、厚爱山东,5月22日至24日再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进一步指明了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擘画了山东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对山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详细]

  • 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演进和形成所贯穿的基本逻辑和鲜[详细]

  • 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详细]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内在联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领导权、文化指导思想、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文化发展根本途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内在逻辑关联,以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把文化领导权牢牢掌握[详细]

  • 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模范

    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模范——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田培炎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之举。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党的纪律的基础性法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同各级党[详细]

  • 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围绕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详细]

  • 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良好作风保证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详细]

  •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的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协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以严明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严明的纪律性镌刻在马克思主[详细]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文明是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社会发展形成了特定的文明。从历史上看,现代文明就是和现代社会发展或现代化相生相随的。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现代文明兴起和演进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是内在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大潮,是伴随现代文[详细]

  •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并首次将这一结合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列共提。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只有通过“两个结合&rdq[详细]

  •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命题,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详细]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蕴含马克思主义魂脉、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强大的文明韧性、不竭的文明活力和深厚的文明智慧,为人类文明的生存发展贡献[详细]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文明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富民厚生、义利兼顾”“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重要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详细]

  • 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的文化使命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路线和任务更加清晰,在马[详细]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全文如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详细]

  •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陈一新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1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详细]

  •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文化建设领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详细]

  • 把握历史主动 坚定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精神既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历史和创造历史的精神,又是运用历史规律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的自觉反思、自觉体验和自觉评价,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对民族文化糟粕的自觉修正。坚定[详细]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辩证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历史自觉、文化自觉,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化实践提供了目标和[详细]

  • 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和内在逻辑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详细]

256条 4/9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