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值得骄傲的二十四节气
每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都始终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当中。空间是固定的、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物最初是自己感知到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间天长了、天短了;什么时间冰化了[详细]
-
京杭大运河,流过梁山的600年风景
大运河碧水悠悠,流过梁山600年。元明两朝,京杭大运河在畅通漕粮的同时,也带来沿岸的富庶繁华。自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会通河开通;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决口,会通河道淤塞,运河通航102年。自明永乐九年(1411 年),在袁口东移15公[详细]
-
谌荣彬:拱手为敬——传统社会的日常社交礼
传统中国是礼俗大国,古人待人接物、社交往来等过程中也都遵循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礼仪规范和风俗习惯,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交礼仪。社交礼也就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互动中的礼仪规范和风俗习惯,关系到社会成员在相见、相识、往来等一系列交际场合所遵行的行为准则和文化[详细]
-
孟子研究院“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举办“邹鲁家教大讲堂”走进老年大学专场活动
为喜迎2023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5月6日下午,孟子研究院“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联合邹城市关工委、邹城市委老干部局、邹城市融媒体中心,举办“邹鲁家教大讲堂”走进老年大学专场活动。邹城市老年大学学员100余人参加活动。[详细]
-
孟子研究院“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公益讲座——“儒家文化进万家”走进重庆万州
4月17日-21日,孟子研究院“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与重庆市万州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乡村振兴局、区社科联联合主办了以“向上向善,德润万州”为主题的“儒家文化进万家”公益活动,这也是继续落实渝鲁协作项目的一项重要举[详细]
-
坚持“三真”工作法,开创驻村新局面——孟子研究院机关干部驻村工作纪实
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孟子研究院驻邹城市峄山镇东参沟村工作队队员李栋,严格落实院党委及上级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紧紧抓在手上、牢牢扛在肩上,创新“三真”工作法,走进群众[详细]
-
我院专家应邀到山东省市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政德教育专题培训班作《汉字与孟子为政之道》讲座
4月11日,孟子研究院传播普及部部长殷延禄应邀在2023年山东省市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政德教育专题培训班上作《汉字与孟子为政之道》讲座。[详细]
-
“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推出:“中华服饰秀美韵.中国家风传文明”访谈活动
一年春光惹人醉,万顷梨花作雪飞。3月26日,在邹城市香城镇老龙湾梨园春赏花季如期而至!孟子研究院“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来到老龙湾村,策划了一场“中华服饰秀美韵.中国家风传文明”访谈活动。访谈活动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研究员[详细]
-
孟母大讲堂走进兖矿集团三十七处
3月2日,孟子研究院孟母大讲堂应邀走进兖矿集团三十七处开展女性职工健康知识讲座。来自全处各单位的60余名女性职工参加本次讲座。[详细]
-
数字时代,汉文字正在“动”起来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从贾湖遗址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篆书、隶书、楷书……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汉字发展史。 在网络文化语境下,如何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对古[详细]
-
“与时间同行·雨水时节润心田”公益活动成功举办
2月19日,为深入做好家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让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更多人的认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孟子研究院守正创新、勇担使命,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联合邹城市融媒体中心举办为期半天的亲子营活动。[详细]
-
孟子研究院打出家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组合拳”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新时代家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融合发展,孟子研究院守正创新、积极作为,依[详细]
-
文化体验廊道 “两创”山东实践
2月10日,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亮出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的蓝图,五条文化轴线涵盖的文化体验廊道,覆盖全省16个市、93个县(市、区)、1200多个乡镇(街道[详细]
-
隋云鹏:“仁”:贯穿历史的精神力量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铁器、初税亩、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土地兼并、繁刑重敛、战争频发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把“仁”确立为人的本质、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详细]
-
“孟母大讲堂”公益活动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孟子研究院“孟母大讲堂”的平台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孟子研究院找准契机,在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节,组织开展了以“读经典 润童心”为主[详细]
-
山东多彩非遗民俗“花式”闹元宵
临清市“赶黄河大集 赏民俗文化”元宵节社火展演活动举办。 何新华 摄 元宵、猜灯谜、踩高跷、划旱船……连日来,山东多地轮番上演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和民俗文化活动,欢庆元宵佳节。 2月5日,山东聊城临清运河文化广场锣鼓喧天,热闹[详细]
-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北京市文物局消息,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有了新进展,《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28日正式获批公布,将中轴线保护区域合理划定为遗产区、缓冲区,总面积共51.3平方公里,并首次明确了区域具体范围边界。 据介绍,《规[详细]
-
过年过节,我们还有哪些习俗?
进了腊月,传统的节日多了起来。从腊八、辞灶、除夕到大年初一,总要有一些仪式,让人感受到浓邦的民俗气息,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人门一直用这些习俗和仪式表达着对天地自然,英雄先祖的敬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这些文化已融进了民族血脉,成为我们[详细]
-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七期开讲
2022年10月29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七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陈岳担任主讲人,孟子研究[详细]
-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六期开讲
2022年9月17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六期举行。本期由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礼乐文明中心副秘书长房伟博士担任[详细]
-
文化润心香满城 | 孟子研究院“六进”活动开讲啦!
孟子研究院“六进”系列活动是按照“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工作原则,发挥院人才优势、平台优势,聚焦百姓需求、紧跟时代步伐,讲好儒家故事、传承儒家文化,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详细]
-
文化润心香满城 | 孟子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系列课程走进济宁银行
孟子研究院“六进”系列活动是按照“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工作原则,发挥院人才优势、平台优势,聚焦百姓需求、紧跟时代步伐,讲好儒家故事、传承儒家文化,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详细]
-
文化润心香满城 | 孟院国风走进南风花园
孟子研究院“六进”系列活动是按照“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工作原则,发挥院人才优势、平台优势,聚焦百姓需求、紧跟时代步伐,讲好儒家故事、传承儒家文化,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