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挖掘母教文化的时代价值,共筑新时代家庭文明,8月12日,由孟子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母教文化与家庭教育研讨会”在孟子研究院举办。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社区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李素菊女士;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书同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王新宏先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中心书记、三级教授姚洪运先生;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济宁市教育家协会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程敏女士;山东省教育厅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刘庆善先生;全国各地孟子学堂、孟母学堂负责人及骨干讲师,孟子研究院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和新闻媒体记者朋友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袁汝旭出席会议并致辞。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景卫主持会议。
袁汝旭在致辞中表示,母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贤母以智慧与担当培育后代,孕育出璀璨的母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新时代发展和传承母教文化,既要深耕传统文化精神实质,又要回应时代需求,做到守正创新,古为今用。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如何让传统母教文化更好地契合现代家庭教育的需求,如何将母教文化的精髓有效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实践指导,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各界交流合作,努力推出更多有实践价值、有思想深度、可触摸感知的研究成果,让传统母教文化从典籍走向生活、从历史照进现实。
李素菊教授和王新宏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李素菊以“弘扬中华母教孝亲文化传统,呼吁设立中华母亲节”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母教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李教授特别提出,应以孟子的出生日为契机,将孟母的“母难日”设立为“中华母亲节”,倡导中国人过自己的母亲节。她强调:“通过设立‘中华母亲节’,可以进一步弘扬母教文化,增强家庭凝聚力,同时也为家庭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王新宏聚焦“家教—家庭—母教”三位一体,谈了“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王教授指出,家教首重立德,“教子做人”贯穿日常点滴;家庭是首课堂,和谐氛围奠定成长根基;母教居核心,母亲一言一行塑成孩子品格与价值观,辅以现代家训、条规约束与品德教化并重,使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家庭落地生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
在"家庭教育五人谈"专题研讨中,刘庆善老师领衔主持,携手李素菊、王新宏、姚洪运、程敏四位专家,以"新时代家庭教育挑战与破局"为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会专家立足时代前沿,从数字技术重塑教育生态、代际关系转型、教育焦虑蔓延等维度切入,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探讨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实践路径。这场汇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的思想盛宴,既承继了中华传统家教智慧的精髓,又回应了当代家庭教育的现实诉求,最终凝练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下一步,孟子研究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深耕孟母教子的教育思想,细究传统家教家训中“德育为先”的价值内核,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交流协作平台,激活母教文化的时代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