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工作动态
新闻动态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九讲:王杰教授主讲《孟荀孝道观——尊亲之孝与礼义之孝》讲录概要
来源: 2024年01月09日

640.jpg

12月22日上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老年大学主办,孟子研究院、中共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济宁老年大学承办的“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九讲在山东老年大学进行录制,特邀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杰作了《孟荀孝道观——尊亲之孝与礼义之孝》主题讲座。

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爱心的根源,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

西方文化没有孝的观念,而孝的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孝经》上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鲁迅说,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不要把父母当做包袱和累赘。对我们儿女来说,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工作多忙,都要及时尽孝,尽孝不能等,尽孝要及时,不要相信来日方长,不要相信自己必有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别忘了,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岁月不饶人!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还有些东西是无法弥补的,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发生在我们身上,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时端一碗水,送一口饭。

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儒家的传统。儒家从孔子开始就非常重视孝道,《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将“孝”置于伦理道德之首。作为先秦时期,孔子之后最重要的两位儒家学者,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孝”的思想,分别从“性善”和“性恶”的两个理论基点出发,对孝道思想进行了阐发,形成了“尊亲之孝”和“礼义之孝”的两种孝道观。下面我就孟子的尊亲之孝和荀子的礼仪之孝与大家做一个分享和交流。

二、孟子的尊亲之孝

孟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单亲家庭背景使他对于家庭伦理和亲情关系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孟子的前辈孔子、曾子,都把孝道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孟子也不例外。在《孟子》七篇、38125字中,“孝”字共出现了29次,涉及到孝的观念之处则有50处之多,由此可以看出,“孝”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正是在对孝的阐释中,形成了他“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的尊亲之孝,可以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

1、人性善是尊亲之孝的人性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内心都具备良善的情感,这种善良的本性不是由外面渗入到我内心的,是我来就有的,而这种善良情感应该得到培养和引导,其中尊重、孝敬父母是培养善良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2、孟子十分重视五伦关系

孟子最早提出了五伦,所谓五伦就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讲的是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在这五伦观念中,尊亲之孝被放置在了父与子的关系之中,显示出其在家庭伦理中的重要地位。

3、孟子还认为,所谓尧舜之道,就是孝悌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由此可见,孟子关于尊亲之孝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家庭伦理中,而且还从家庭伦理扩展到了社会伦理。

4、“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人生两件大事:一生一死。就是说,父母健在之时奉养父母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有为父母送终办好葬礼才是大事。对父母的孝,不但体现在生前,也体现在死后。既要养生,还要送死;既要养老,还要送终。父母去世后,孟子强调丧事的置办要与自己的财力相匹配,要按照礼的标准去安葬、祭祀,否则就会失礼于父母,是不孝的一种表现。

如果说前面四点侧重于价值观层面,那么,下面四点侧重于践行层面:

1、为人子女者应首先满足父母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首先,我们要满足父母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仰足以事父母,如果连基本的物质保障都实现不了就是不孝,孟子把这种对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叫做“养口体”。

2、养父母之志,给予精神情感上的满足和慰藉

养口体”是物质生活上的保障,除了基本的物质层面的满足,还要对父母在精神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满足和慰藉,这叫“养志”。

3、父母有过,合理规劝

若父母有了过错,做儿女的就要规劝父母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的顺从,否则就会陷父母于不仁不义之中。规劝父母时,要和颜悦色,婉言相劝,不要指责、虐待甚至打骂父母。

4、小孝要升华至大孝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但这种孝敬只是一种小孝、一种小爱。到了孟子,他把这种孝,由家庭推及到社会,变成了一种大爱,变成了一种大孝,使这种爱在社会上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三、荀子的礼义之孝

说过孟子的尊亲之孝后,我们再来谈一下荀子的礼义之孝。据统计,《荀子》32篇、90817字,共出现孝字达47次之多,超过了孟子,由此也可看出荀子对孝道的重视。荀子的孝道思想虽承接于孔孟,但对于儒家传统孝道观有继承、亦有扬弃,可谓是儒家孝道发展史上的一次嬗变,最终形成了其自己的孝道体系。荀子在对孝的阐释中,形成了他“礼义之孝”的孝道思想。在学术之风、社会之风都陡然变化的战国末期,荀子的礼义之孝不仅回应了当时的时代价值问题,而且为西汉《孝经》入律、“孝治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下面从六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荀子礼义之孝思想的内涵:

1、纳孝入礼

荀子说,“以礼义事亲为孝”,“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荀子·性恶》)。就是说,依照礼义之道去侍奉父母就是孝,孝道是要靠践行礼义来实现的。这也是荀子正式“纳孝入礼”的体现。可见,荀子认为,“孝”是需要借助外在的礼义来表达、来实现的。

2、强调以礼治孝,养生送死、祭祀皆依礼而行

荀子强调要“以礼治孝”,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为人子女者对待父母养生送死的过程之中,不论父母健在与否,对待父母的那颗心都要保持忠诚笃厚,在具体的践行上要遵照礼节,这样才能符合孝的要求。

与孟子相比,荀子更加看重和强调的是礼的作用,无论是生前的侍奉,还是去世之后的安葬、祭祀,都要依礼而行。这些都体现了荀子以礼治孝、以礼载孝的孝道观。

3、将道义介入孝道,破除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

这一点尤为体现荀子礼义之孝思想与过去传统儒家孝道思想的不同。荀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不是一种愚孝。荀子反对对父母的盲目孝顺和不论是非就一味顺从父母意愿的行为,荀子的“礼义之孝”不是唯父母之命是从,而是将道义视作最高原则。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孝是通权达变的,这与孔孟的亲亲相隐,为人子者要无条件的孝顺、服从于父母有所不同。荀子认为,指出父母的过错,也是出于对父母的敬爱。如果顺从父母之命会使父母陷入危险,会让父母蒙受耻辱,会让父母做出不义之举,那么,我们就不必顺从父母之命,荀子看到的是孝的结果而不是孝的形式。看似不孝,实则是大孝,这也体现出荀子不顺从父母之命背后的大智慧。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荀子礼义之孝思想的价值内涵,以及这一思想是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对传统儒家孝道思想突破的,不难从中感受到荀子深邃的思想魅力及人文关怀。当然任何一种孝道思想,其本质作用在于指导实践,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秩序。那么在实践层面,荀子的孝道思想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主要是以下三点:

1、践行孝道、推广孝道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荀子的礼义之孝,并非单纯为了巩固封建礼法,更多的则是出于对于“孝”这一道德品质的重视,所以他的孝道实践观是希望有志、有识的君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孝行去感化、熏陶、影响周边的人,将孝道推而广之,以至教化天下。

2、行孝要按照礼义之道善始善终。

诚如前文所说,荀子之所以对祭祀之事、三年丧礼如此重视,是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践行孝道的人,其孝行要始终如一,不能只是父母健在时侍奉,在去世之后就不管不顾,真正的孝、合乎礼义的孝是这样的:不论是父母活着还是去世之后都要尽心尽力去行孝道。

3、孝敬父母还要得到好的名声

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对父母做到了奉养、诚敬、辞逊、色顺,但是还是没有孝子之名,那就是和自己交友不慎有关。荀子也十分重视交友问题,并把它与孝道联系起来。为人子者,除了自己要践行孝道之外,还要审慎交友。言外之意,就是在要家践行孝道,提高道德修养,以免在外交到损友,影响自己的良好名声。

四、尊亲之孝与礼义之孝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作为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两位学者,他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孝道思想上也不例外。两位儒家先贤在孝道观上既有一脉相承的观点,又有独具个人特色的孝道观视角,二者有同有异,同异之间兼收并蓄,共同塑造出了丰富的儒家孝道思想。

(一)相同之处

孟子和荀子作为战国时期的两位重要儒家学者,尽管他们在某些观点上存在差异,但在孝道思想方面也有一些显著的相同之处。

1、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孟子和荀子都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们认为,孝道是儒家伦理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维护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孝道都应该受到尊重和遵循。这一点是两位思想家的共识,他们都认为孝道是维系社会稳定和伦理秩序的基石。

2、注重对父母的养生送死

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对父母的养老送终。孟子讲求善始善终,当父母去世后,为他们送终办好丧事才是孟子心中的大事,在丧事的置办上尽心尽力,也表达出了对父母从一而终的孝子之心。荀子也认为,为父母送终是孝道的结束,对待父母自始至终都能保持孝道的原则,这是孝子该做的事情,通过祭祀,也可以将心中对父母思念的孝心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对比来看,孟子和荀子在对父母养老送终的观点上异曲同工,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3、强调表里一致、内外统一

孟子和荀子都强调了内外统一的原则。他们认为,真正的孝子不仅仅是表面的行为,还包括内心的感情和意愿。孝道应该是内外一致的,即内心感情和外在行为应该一致。这个观点反映了他们对孝道的深刻理解。

4、肯定孝道的社会价值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孝道不仅仅是一种个人道德行为,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他们认为,孝道的实践可以传递道德价值观,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和法律,有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这个观点反映了他们对孝道作为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5、强调孝子应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君子风范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真正的孝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君子风范。他们将孝子视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崇高风范的人,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对父母孝顺,还在社会中起到榜样作用。他们认为孝道的实践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为君子。

(二)相异之处

孟子在论述孝道时,关注更多在孝亲的本身,围绕着孝亲这个圆心,刻画着他孝道观的大圆。他从孝顺父母的角度出发,谈到了仁政的实现离不开对父母的孝,做任何事情需先从孝亲开始,这些都体现出了孟子的孝道观特点。而荀子则认为,孝道需要后天礼义的支撑,礼义就是我们行孝的标准,没有了礼义,伦常就会无序,社会也会混乱,而遵循了礼义之道去侍奉父母就可称之为孝。这就是荀子的礼义之孝。

在先秦儒学发展史上,孟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由重视主体自觉而走上了内圣之路;荀子则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由重视客观约束而迈上了外王之道。这是孟子与荀子的主要分野,而这种分野也体现在了他们的孝道观中。具体表现为:

1、人性观的差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或道德心),他们天生具有善良的道德倾向。因此,孟子的孝道思想强调的是发挥人性中的善良和仁爱,使之得以充分表现。他认为,如果人们遵循内心的道德感觉,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孝顺和道德。相反,荀子持有一种不同的人性观点。他认为人性本恶,人天生自私,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荀子强调,孝道的执行需要纠正人性的恶,通过道德教育和社会规范来约束个人的行为。他认为,孝子应该通过遵循、践行礼义才能实现孝道,而不仅仅依赖于内在的道德感觉。

2、孝道的基础不同

孟子将孝道的基础置于“亲亲,仁爱”之上。他认为,孝顺父母是一种对他人的仁爱和关怀的方式。孟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仁爱之心去孝顺父母,将其视为一种道德自觉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基于规则和义务。荀子的立场则截然不同。他强调孝道的基础在于社会规范和法律。他认为,法律和礼仪是确保孝道执行的工具,而不是仁爱和关怀的体现。荀子认为,孝子应该按照社会规范和法律的要求来履行孝道,无论他们是否感到内心的仁爱。

3、强调的重点不同

孟子的孝道思想特别强调了孝与仁政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仁政的实现离不开孝道的践行,这也是孟子孝道思想的独特之处。此外,孟子更加强调内在的感情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他关注的是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认为这是孝道的核心。孟子认为,如果人们内心充满仁爱,他们自然会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顺。荀子则更加强调外在的社会规范和法律。他认为,孝道需要通过教育和遵循礼义之道来强化。他认为,即使人们没有内在的道德感觉,也可以通过遵循规则和法律来履行孝道。

4、礼义的角色不同

在孟子看来,礼义是培养孝道和仁爱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孝道的终极目标。他认为,过于拘泥礼义的表面形式可能会偏离道德的核心。荀子则将礼义视为维护孝道和社会秩序的关键。他认为,礼义和法律应该严格执行,以确保人们遵守孝道和其他伦理规范。荀子认为,礼义在培养道德品质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孟子和荀子在孝道思想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孟子特别说明了仁政与孝的内在关系,强调人性本善,将孝道的基础放在仁爱之上,注重内在的道德感觉。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将孝道的基础置于社会规范和法律之上,强调外在的规则和礼义。这些区别反映了两位儒家大师对孝道和伦理的不同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基础,为后来的儒家学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整理:刘奎 马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