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第四章⑭:承圣门
  • 来源:
  • 作者:
  • 2023年07月25日
  • 审核:
  • 浏览(368)
  • 收藏
浏览字号:

   编者按:本文选自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的著作《游学三孔》,通过虚构的首都大学程传茹、文昌昊教授带领孙女文广闻和外孙懂天一在圣城曲阜的亲身游历,以话题问对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特质融入游学中。

微信图片_20230202113519.jpg

文闻问道:爷爷,孔庙的东路建筑主要是做什么用的?

文教授说:孔庙内设三路建筑始于宋代。东路自奎文阁以东起,有斋门、斋堂、宅厅等建筑,主要为孔氏族人作斋居、讲书、接待宾客之用。金代略有变化,自大成门以东起,有斋厅、金丝堂、家庙等建筑。明代也有变化,明弘治年间修庙后,东路有诗礼堂、家庙、神厨等建筑,主要用于讲书、习礼、宣训族规、家祭、制作祭品等。清代变化较大,雍正元年(1723年)改家庙为崇圣寺,祭祀孔子上五代先人及大成殿四配等。东路以诗礼堂、崇圣寺、家庙三座主要建筑构成三进庭院。承圣门有继承儒道之意,与西路的启圣门相呼应。

天一问道:姥爷,承圣门是什么时候建的?

文教授说:承圣门是东路的大门,始建于宋代。此门两侧有廊,金代名燕申门。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和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分别重修。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名为承圣门。此门为三间三门,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单檐,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灰瓦悬山顶,以绿琉璃瓦剪边。檐柱有侧脚,高约3.1米、直径0.36米,肥短粗壮,额枋高瘦,平板枋扁宽,斗拱用假昂尾,脊檀两侧用叉手。”

【作者简介】

_P6A2724_副本.jpg

   陈晓霞 现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为多所院校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儒学发展史、文化产业发展、青少年教育研究,尤长于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主持近20项国家、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出版《新时代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游学三孔》等12部个人专著,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孔子研究》《理论学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