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以降,任邹县县令者不下百人,载入史册、政绩卓著者也不下数十人,其中政声人去后,让百姓为之建祠立碑者不过几人而已。蜀人胡继先便是其一。
胡继先,字继武,别号肖山,四川汉州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授邹县知县。
上任之初,胡继先即筹划重修孟庙。为了不加重乡里百姓负担,胡继先决定自己带头。捐俸捐银,官员一呼百应,共得金六百,遂对孟庙进行修葺。上任第二年,他又捐俸二十余金,新增孟林祭田35亩,并请山东巡抚恳恩照例免除孟庙佃庙人户、礼生杂差、洒扫。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胡继先主持重修子思祠、子思书院,“用不烦官,役不及民,皆捐俸为之。”同年重修《邹志》、《孟志》,广辑文献,规范体例,集前志之大成。知邹县六年后,胡继先升兵部主事。邹城百姓念及其功绩建祠立碑为之纪念。
查历史典籍,有关胡继先的资料也就上述区区几百字而已。
近日孟庙读碑,在孟庙致严堂内院西壁,看到一块高0.57米,宽0.95米的石碑,上书胡继先赋二首,内容如下:
初谒孟庙感而赋此
余初谒孟庙,睹庙宇倾颓,有修理之任,故不觉感而赋此云:
垂髫梦里识先贤,今日分符非偶然。
气象岩岩浑是旧,宫墙落落未仍前。
芜蔓残壁盈朝霞,楸挺荒阶驻晚蝉。
悲怆几回恢复志,强图营缮壮三迁。
孟氏祠堂久不除,半天阴雨绿台余。
双凫远挟寒云密,大峄孤骞紫气嘘。
井地当时成画饼,义仁至此直蘧庐。
堪怜杨墨无雄辩,肯使招提移广居。
细读胡继先两首诗,知是其刚到邹县任职时所作。诗开头提到“垂髫梦里识先贤,今日分符非偶然。”初读让人费解,细思之,猛然想起张慧女士几年前解读戴章甫《邹县重修孟庙碑记》,曾提到胡继先的一段轶事。戴章甫是胡继先的同乡,胡继先请他为重修孟庙撰碑文,戴欣然从命,文中提及“余乡人广汉胡君继先,以进士上铨曹。梦儿坐盂中,愚语之曰‘儿,子也;盂,皿也。子在皿上,此行当与孟氏遭。’越次日,果选得邹令,异哉!”
读此,我们就对诗中所说“垂髫梦里识先贤,今日分符非偶然”十分清楚了:胡继先幼年(垂髫)曾做过一个梦,梦中见一个孩童坐于盂之上,有人解梦曰:你与孟家有缘。后来,胡继先果然授邹县县令。据戴章甫介绍,胡继光一到任,即到孟庙祭拜,见孟庙破败,即发愿大修孟庙,并“约以费不病民,役不扰下”,动员百官捐俸为之。
行文至此,心底脱口而出一句——“一个好官”。确实,在为政邹县的县令中,胡继先是值得我们记着的。
(2011年1月12日于孟府见山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