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振国学先重儒 复兴儒学先说易
|
发布时间:2014-10-17 浏览次数: |
武汉大学教授唐明邦
|
台湾中华周易学会创办人吴秋文
|
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
|
如果把历史比作长河,文化就是一艘船,人就是拉船的纤夫。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这艘船上的“货物”越积越多,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变革促使人们不断把船上的糟粕抛下去,作为纤夫的人类才可轻装前进。然而,周易文化从未被抛弃,反而历久弥新,不断被人们继承发扬。
昨天,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唐明邦、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院教授成中英以及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展开一场国学巅峰对话,几位国学专家一致认为,振兴国学应该复兴儒学,复兴儒学首要从易学入手。
儒家的源头在《周易》
年近九旬的唐明邦先生早年入北京大学学习,聆受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教授的教诲。他认为,当代中国文化人的历史重任是创造性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构建新时代的精神家园,需要光大中华文化传统,重振国学,古为今用。其次是要吸收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洋为中用。”
唐教授认为,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称呼它为国粹更准确。“国学内容丰富,儒、道、佛等都包括在内。重振国学应有侧重,首要应该复兴儒学。儒家思想的源头在《周易》,要复兴儒学要从易学入手。”
“我的老师冯友兰曾说:《周易》是一部宇宙代数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唐教授举例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郑和下西洋,需要管理庞大的船队和船工;京杭大运河这样举世无双工程的开凿,需要运用丰富而科学的管理知识,这些都能从《周易》中得到启示。
重振国学,刚健自强
年近八旬的成中英先生祖籍湖北,被称为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之一。他每年都要往返夏威夷和中国内地多次,或与全世界研究中国哲学的同行交流,或指导远在内地的学生。
自进入哈佛大学哲学系深造,成中英教授此后一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他很重视译本翻译,多次呼吁重新翻译包括《论语》等在内的中国古典典籍。
|
|
|
|
|
|
|
 | 墨子非儒与孟荀辟墨暨《先秦 12月14日,由中国孟子研究院、中国孟子学会共同主办的墨子非儒与孟荀辟墨暨《先秦… 2019-12-16 |
 | “学孟母教子•做幸福家长” 12月7日,学孟母教子做幸福家长家长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成功举办。… 2019-12-08 |
|
|
|